孩子报错亲子鉴定机构怎么办?
近两年想要确认关系来做亲子鉴定的相比较也在逐年增加,一种情况是老公不相信孩子是自己的,为了向老公证实孩子是亲生,无奈之下选择了亲子鉴定,另外一种情况是当事人心里存在嘀咕不确定孩子到底是谁的。按理说,孩子是谁的,其实妈妈心里是最清楚的。
女方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或涉及子女抚养问题,落户、诉讼等原因要求做亲子鉴定,孩子往往都是亲生的,还有的就是怀疑孩子当时在医院出生时是不是医院给报错了,当然,也有不知道孩子到底是谁的这种情况,这样的事情鉴定所也是经常碰到的。
经常有人会说这孩子怎么跟他爸爸一点也不像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事人就会琢磨既然大家都说这孩子不像我,我也越看越不像,而且媳妇怀孕的时候,好像赶上我正在外地出差,越想心里越不痛快,这孩子,到底是不是我的?带着这样的疑问,当事人选择了做亲子鉴定来打消自己的顾虑。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你不想破坏自己的家庭,也不想让婚姻破裂,最好慎重的考虑。无论是决定做还是不做 ,最重要的还是要选择正规的亲子鉴定机构来做,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延伸阅读:
法医精神病鉴定包括哪些鉴定项目?
法医精神病鉴定属于法医类的专业领域,那法医精神病鉴定可以鉴定的项目有哪些呢?根据司法部关于印发《法医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的通知,司规[2020]3号中第四章明确作出规定,具体如下:
精神状态鉴定。对感知、思维、情感、行为、意志及智力等精神活动状态的评估。包括有无精神障碍(含智能障碍)及精神障碍的分类。
刑事类行为能力鉴定。对涉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服刑人员以及强奸案件中被害人的行为能力进行鉴定。包括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含是否适合收监)、性自我防卫能力鉴定等。
民事类行为能力鉴定。对涉及民事诉讼活动中相关行为能力进行鉴定。包括民事行为能力、诉讼能力鉴定等。
其他类行为能力鉴定。对涉及行政案件的违法者(包括吸毒人员)、各类案件的证人及其他情形下的行为能力进行鉴定。包括受处罚能力,是否适合强制隔离戒毒,作证能力及其他行为能力鉴定等。
精神损伤类鉴定。对因伤或因病致劳动能力丧失及其丧失程度,对各类致伤因素所致人体损害后果的等级划分,及损伤伤情的严重程度进行鉴定。包括劳动能力,伤害事件与精神障碍间因果关系,精神损伤程度,伤残程度,休息期(误工期)、营养期、护理期及护理依赖程度等鉴定。
医疗损害鉴定。对医疗机构实施的精神障碍诊疗行为有无过错、诊疗行为与损害后果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原因力大小进行鉴定。
危险性评估。适用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包括对其被决定强制医疗前或解除强制医疗时的暴力危险性进行评估。
精神障碍医学鉴定。对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是否符合精神卫生法规定的非自愿住院治疗条件进行评估。
与心理、精神相关的其他法医精神病鉴定或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强制隔离戒毒适合性评估、多道心理生理测试(测谎)、心理评估等。